苏工70载
奋进向未来
——那些镌刻在心中的工会记忆
70年前,江苏省总工会由此诞生
1954年7月,江苏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选举产生江苏省工会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江苏省工会联合会(后改名为江苏省总工会)。这是江苏省自1952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工人代表们首次大会师,也是全省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徐州市档案馆馆藏《江苏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纪念刊》(以下简称纪念刊),详尽记录了此次大会的议程,收录了包括祝词、贺电贺信、代表名单、讲话、发言、报告在内的一整套会议文件,尤为珍贵的是,内附30余幅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大会召开的实况,真实还原了70年前的一场历史盛会。
背景:工人阶级新的历史使命
1953年,在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进入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同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已具雏形,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国家集中主要力量转向发展重工业,以此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1953年5月,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工运方针,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全国上下迅速形成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潮。
1952年底,苏南、苏北、南京、徐州四个地区合并重新组建江苏省,江苏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随之成立,并在发动群众协助政府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工人阶级新的历史使命,江苏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决定召开全省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动员全省职工积极投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为把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努力奋斗。
盛况:465名代表共商发展大计
195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3周年纪念日,江苏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会期八天半,于9日胜利闭幕。中华全国总工会发来贺信,江渭清、管文蔚、刘先胜等江苏省党政军领导到会致祝词。江苏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席谢克西致开幕词。
大会代表共477人(到会465人),来自全省6个省属市、6个专区属市、69个县的铁路、机械、电业、建筑、纺织、食品、邮电、公路运输、教育、店员、财政金融等各产业战线以及各工会组织,代表了全省906851名工会会员(占职工总数81.8%)。
大会着重总结和检查一年多来江苏省的工会工作,确定当前全省工会工作的具体任务,通过了关于江苏省工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江苏省工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的决议、关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同时选出江苏省工会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第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了江苏省工会联合会。
21位代表作大会发言,他们来自全省各地工会组织、各条生产战线,有工会组织者推广好的工作经验,有劳动模范介绍提高技能水平的具体做法,有工厂负责人畅谈如何开展劳动竞赛,为同行和工友们传经送宝。
亮点:“三大法宝”助力工业生产
大会共收到提案780件,涉及政治、生产、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劳保福利、财务等方方面面,其中生产类占比31.9%,重点提到要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搞好工业生产。此三样,正是源于“一五”时期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三大法宝”。
围绕代表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工会工作报告给出了有力呼应。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保证了“一五”计划第一年度计划与增产节约任务的胜利完成。1953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加21.33%。据20个主要国营、公私合营厂矿统计,1953年的劳动生产率比1952年提高37.78%。在竞赛中,厂矿单位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有29887件,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在竞赛中,也产生了大批的技术革新者和先进萌芽。如戚墅堰机车车辆修理工厂车工庄铭耕,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改进工具,一年完成了两年多的任务。南京水工仪器厂车工崔立身,3年来共提出60多件合理化建议,改进了“双层拔料刀”“八刃刀”等工具,使生产效率提高6.6倍至7.5倍。同时,整顿推进工会文化教育和劳动保险集体事业。全省参加文化学习与技术学习的工人共有203976人,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的职工156678人、家属266787人。到1953年底,全省已建41个工人疗养院、休养所,213个托儿所,6座文化宫,1962个俱乐部,24个电影教育队。
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大会提出五大具体工作任务: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大力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加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工会工作;改善与提高工人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新华日报》社论对大会的胜利召开予以高度评价,并进一步号召全省工人和全体工会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切实认真地贯彻这次大会的精神和决议,为完成本省工业建设和基本建设任务,推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而奋斗。
刘亚青
新中国劳动模范掌家忠:
7年完成25年7个月工作量
在徐工的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为“常胜将军”的传奇人物,他叫掌家忠。在1953年至1959年7年时间内,掌家忠小组完成了25年7个月的工作量,成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革新大王”,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1956年他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整个徐州掀起了向掌家忠学习的热潮。
出身铁匠家庭 成为革新大王
1930年1月,掌家忠出生在连云港的一个铁匠世家,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巧铁匠。掌家忠从小就在铁匠炉旁看父亲打铁,耳濡目染间便对打铁产生了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掌家忠进入重型机械厂的前身——连云港华兴铁工厂工作。1953年,徐州实业铁工厂、大力铁工厂和华兴铁工厂三家企业合并,掌家忠从此来到徐州,成为徐州重型机械厂的一名工人。
20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引进了一批包括双轮双铧犁在内的大型成套农具,通过推广和使用新式农具,提高耕作技术和生产效益。
1955年,厂里接到双轮双铧犁的生产任务,大量的锻工活儿摆在掌家忠和锻工小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锻工小组的工作进度,就是双轮双铧犁的生产进度。
掌家忠非常清楚这一点,他说,生产任务这么重,咱们不仅不能拖后腿,而且还要当排头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发挥锻工小组的集体智慧,果断打破常规,在锻制双铧犁深耕齿板和地轮轴卡板等零件的过程中,连续创造和改进工具及操作方法33项。
这些革新和改造,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深耕齿板的生产定额由180个提高到1800个,深耕闸销定额由75个提高到750个。双轮双铧犁的月产量也由1500部提高到2800部。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双轮双铧犁的生产任务突然增加了十几倍。面对突然增加的任务,掌家忠带领锻工小组的同志们积极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同时大胆进行革新改造,使生产效率再次突飞猛进。双铧犁左右梁调直的定额是490个,他们硬是完成了1400个,有的零件生产效率甚至提高了六七倍。
为提高锻件质量,掌家忠用反印法自制锻模,用锒块法自制切边模等,解决了生产关键问题,在1953年至1959年7年时间内,掌家忠小组完成了25年7个月的工作量,成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革新大王”,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努力做到最好 力压外国技师
1960年,掌家忠作为全国劳模代表受邀参加苏联国庆观礼期间,与苏联技能大师进行了一次“空气锤”竞技表演。
登上舞台后,掌家忠把自己身上最贵重的手表取了下来,放在空气锤的底座支架上,然后拿来一张薄薄的方形纸片,平放在手表的上面,让纸片和手表直接接触,然后在纸张的上表面和空气锤上涂了一层粘贴剂。
一切准备就绪,见证奇迹的时刻开始了。
全场一片寂静,观众的目光全都盯在了空气锤上,只见掌家忠手握操纵杆,眼睛聚焦在纸片上,随着空气锤的迅速下落,只听“哗”的一声,肉眼根本来不及细看,纸片便被空气锤粘了上去!
随后,掌家忠拿起支座上的手表,观众惊奇地发现手表竟然完好无损,指针依然在跳动!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凭借这样一门绝技,在以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全国巡回锻造技术比武中,他每战必胜,“常胜将军”的称号就此传开。
面对赞许,掌家忠说:别人操作100次,我就操作10000次,努力做到最好,成功总会自动找上门的。
创造不凡业绩 获评全国劳模
从1949年参加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42年间,掌家忠大部分时间是在锻工岗位上度过的,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先后22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劳模称号,连续4次当选市人大代表、1次当选省人大代表、1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时针拨回到68年前。由于掌家忠在锻造领域革新创造以及对工厂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956年初获评江苏省劳动模范,同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全国第二批劳动模范。195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时任徐州重型机械厂锻工组长的掌家忠,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那个初夏,他和许多职工代表一起来到首都北京,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1959年9月,掌家忠小组被授予“全国先进班组”称号,掌家忠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掌家忠小组的事迹被收录在《全国群英会机械系统先进经验汇编》中。
从1956年至1965年,掌家忠共改进操作技术及工卡模具718项,年年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徐州第一台5吨机械式汽车起重机,也是掌家忠的锻工小组参与造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能生产这种起重机的只有北京,徐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掌家忠被重型机械厂派去北京学习,学习回来就动手干,终于在1963年生产出徐州第一台5吨机械式汽车起重机。除了起重机的底盘是由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其他零部件全是本厂工人制造,起重机最重要的部件吊钩是掌家忠的锻工组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时光流转,如今掌老已经退休多年。经过多年发展变迁,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也已经成长壮大并融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三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掌老曾经挥洒汗水的老厂房,也已成为自动化、信息化的一流工厂,这里锻造出的大国重器,不断刷新着世界工程机械版图。
图/讲述人 刘彬
文字整理 张景良
一份在全国推广的集体协商合同
近年来,全国集体协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基层企业要约应约更加主动、协商程序更讲民主、合法审查更加规范、职工监督更加自觉。特别是从2023年5月1日起,我省实施了《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多层次多元化的集体协商格局基本形成。之所以有今天这样一个良好的集体协商氛围,缘自江苏台北盐场的一份共保合同。它既是全国民主管理的一次创新实践,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民主管理取得的实际成效。
1987年,台北盐场在企业内部首先推行共保合同制度,由场长代表企业行政部门、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后来称共保合同),以此与企业承包制相配套,在企业内部以契约形式具体协调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过程中职工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共保合同把场长目标变为全体职工共保的目标,把场长承包风险变为全体职工共担的风险,使承包责任制建立在职工自觉支持、同心共干的基础上,建立起经营者与生产者平等、合作、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企业新型的内部关系。时任场长陈先浩深有体会地说:“场长负责制,不是个人所有制。广大职工是场长实现承包经营目标的靠山和力量源泉。共保合同网罗了几千名职工伸出肩膀为我挑担子,何乐而不为呢?”广大职工仅三年间,就提出合理化建议8800多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共保合同突出了“共承”,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从台北盐场实行共保合同实践看,党政工和职工群众四方共保责任中主要突出了“六共”,即共保承包目标、共享利益分配、共承风险责任、共尽主人职责、共施各自职能、共振企业宏图。比如,内部分配公开合理,对场长的分配,年底由职代会评议,上报给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对一线职工的分配,实行吨盐单价结算,多产多得;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分配,与产量多少挂钩;对机关管理人员的分配参照执行。
1989年,广大职工为解决企业“四难一紧”开展“两全一保”活动,即开展全员立功竞赛,实行全员利险承包,确保合同目标实现。每个职工以200元、400元、600元、900元的档次,以4%低利息计算,作为保场长目标利险金,计缴利险金70多万元,两年按场长目标、利险规定的实际考核,企业为职工还本付息。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都和企业的利益直接挂起钩来。
共保合同落实了主人公地位,增强了企业的振兴力。一是建立一年两次职代会、工区职工大会和班组由职工直接参加的民主管理的制度;二是建立了党政工议事规则;三是建立和健全了贯彻《职代会条例》的实施细则;四是明确了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由场工会召集由各职工代表团长参加联席会审议、决定的重大问题和程序;五是建立了党政工负责同志对职工来信来访民主接待日制度;六是建立了有五分之二职工代表参加的企业管理委员会;七是建立了一年一次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八是建立了评选“职工之友”和评选优秀职工代表的制度;九是建立了职工代表民主咨询会、恳谈会、场情发布会、献策献计会制度;十是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员、联络员“两员”活动制度,规定了“两员”的职权和活动方法。
1989年,共保合同制在全省普遍推行,后来又在全国大力推广,并逐步演变成今天的集体合同。
本报通讯员 卢同根
特约记者 刘毅
全国首个劳模工作室创始人、
矿山“爱迪生”殷春银:
“我与工会同成长”
“工会七十我七十,我与工会同成长!”听说记者为省总工会成立70周年来采访他,殷春银一见面就诙谐地抛出这句话。
1954年4月,殷春银出生于泰兴市滨江镇殷石村。1976年秋,22岁的殷春银响应国家“支援煤炭生产建设”的号召,从泰兴老家来到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当上了一名煤车修理工,从此开始了与煤矿、与工会近半个世纪的苦乐情缘。
梅花香自“地心”来
“当时的煤车清扫、整修、装配、注油等工序全靠人工操作,生产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我心里堵得慌,于是下定决心搞创新!”殷春银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下班后不再有业余时间。看书、画图、拜师、找高校,自费到农机站学习,经过半年多无数次实验,终于发明了“电动注油机”,全矿1000多辆矿车工效提高了20倍,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之后,他又反复优化,将26道煤车修理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中国矿业大学的一位教授现场看了殷春银的发明成果惊叹不已,说他去过全国60多个矿,唯有庞庄矿的矿车修理车间实现了全程序机械化,属全国之首。
技术创新减轻了工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煤矿创造了经济效益。由此,殷春银愈发痴迷,他把创新目光拓宽到整个矿井生产中,“把革新创造作为长征路来走!”
2004年,为解决矿井斜巷“放大滑”难题,他晚上查阅资料画图分析,白天加工试验,一次不成功,再改进、再试验,终于研制出“新型常闭联锁挡车”装置,解决了过去挡车装置安装难、操作难和维护难的问题,提高了矿井安全系数。目前,这套装置各单位仍在使用。
参加工作几十年来,殷春银立足矿山,攻坚克难,先后发明革新成果58项,其中9项获省、市、集团公司科研成果奖,4项获国家实用专利,为企业创效1000多万元,被誉为矿山“爱迪生”。还先后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职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他说,“没有工会的挖掘、培养,哪来这么大的影响!”
“1989年当选全国劳模时,全总领导亲切接见并与我单独留影;还受邀参加过省劳模座谈会,受到省委书记、省长接见;2004年在工会帮助下,以我名字命名成立全国首个劳模工作室……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回忆起往事,殷春银分外激动。
工会赋能花盛开
为了给殷春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创新条件,激发职工创新激情和争当知识型职工的积极性,2004年8月,在集团公司和上级工会的关心支持下,全国首家以劳模名字命名的“殷春银劳模工作室”在庞庄矿成立。工作室主要职责是负责矿井运输设备的革新、制造和试验,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大胆进行技术革新。
“当时矿上办公用房很紧张,上级工会积极协调矿领导,对机关办公用房进行合并,给我腾出30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实验室,还配备了电脑、空调、4张办公桌、绘图仪等。当时拥有一台电脑是相当奢侈的,机关科室都没有配置。”殷春银说,工会对创新工作室投入心血最多、支持力度最大。
“殷春银劳模工作室”的创立,率先引起徐州市总工会的关注。徐州工会紧密跟进,向全市推广,使其成为全国煤炭系统和工会系统学习的典型。全国各地工会前来学习取经,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劳模工作室。目前,徐州建立的各类劳模创新室已达227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桃李芬芳向未来
工作室成立以后,殷春银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通过现场教学、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壮大职工创新队伍,创新成果不断。工作室成员郝大宝的《斜巷防超挂车控制操作法》获徐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夏伯党的“煤矿防爆起动器开盖断上级馈电开关并闭锁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全集团先后涌现出25个以带头人姓名命名的技术创新团队,400多名劳模与1000多名职工签订“名师带徒”协议。徐矿集团匠人精神薪火传承,点亮了矿山职工创新创造之光。
回顾与工会的点点滴滴,殷春银真诚地说,他作为一名普通矿工,时刻感受到工会就是矿工的家,每当参加工会活动时,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感受到了家和亲人般的温暖,会永远珍藏在心间。
展望未来,殷春银仍然是热血满怀,他说:“我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各级工会的关心、引领和多方支持,每当我生活、工作或创新项目碰到一点困难,工会都及时给予我关心和帮助;每当我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工会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工会的存在,我这70年,值!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工会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于菁
全国第一家乡镇企业工会主席高炯:
“工会是职工的选择”
他,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步履坚定,浓眉大眼、性格刚毅。他就是原无锡县橡胶厂第一任工会主席高炯。
工会在改革中应运而生
静静的堰桥河,由南往北纵贯街区流向长江;河畔的无锡县橡胶厂,曾经红红火火。
“堰桥橡胶厂(无锡县橡胶厂)工会是苏南乡镇企业第一家建立的企业工会。这家基层工会率先成立,是职工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高炯开门见山地说。
高炯1958年5月出生,堰桥新塘里人。1976年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 1979年复员回乡,安排进无锡县橡胶厂工作。这个厂是上世纪60年代利用原公社哺坊房子,几家小厂中慢慢发展壮大而来,当时厂里职工200多人。
一切得从头开始。高炯从一线工人干起,先后在压机、挤塑、轮胎、鞋子等车间岗位,凭着脚踏实地、任劳任怨,1981年担任车间主任,1982年春天提拔为副厂长。
堰桥是改革之乡,在乡镇工业发展史上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一包三改”经验,橡胶厂作为“先行厂”,1982年底召开全厂职工大会,试点推行“一包三改”。
这次改革影响深远,乡镇企业发展与职工休戚与共,直接“催生”企业工会:一方面职工选举厂长,工人参与厂务、当家作主的意识和意愿“萌芽”变强;另一方面工人人数众多,每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实属不易,应当并可以成立组织推举职工代表;同时新型职工队伍已经形成,迫切“呼唤”自己的工会组织。于是,全国第一家乡镇企业工会应运而生。
当选为首任工会主席
1983年,无锡县橡胶厂是完成工业产值700多万元、利润超200万元、职工有600多人的中型乡镇企业。“职工呼声很强烈,厂领导层也有意愿。”时任承包厂长王福裕,支持企业组建工会,专门向堰桥乡党委领导请示。
1983年7月18日,堰桥橡胶厂成立工会,是全国第一家成立工会的乡镇企业,高炯当选为首任工会主席,这年他25岁。
“我们企业工会做了好多事情,是职工的‘主心骨’。”堰桥“一包三改”推行生产“定额制”,橡胶厂个别定额不尽合理,导致完不成、次品率高,工会在厂务会议反映上来、帮工人说话,并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大多被企业采纳了,职工很高兴。
高炯任工会主席后,组织员工赴上海等地学习和试制新产品,在上海师傅指导下成功研发桑塔纳汽车挡风玻璃嵌条,成为企业“拳头产品”。他积极培养职工技能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心慰问贫困职工等,使工会在职工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与工会发展“双赢”,当年橡胶厂工人年终分配人均近2000元,比其他企业高20%。
堰桥工会经验全国推广
“一包三改”给堰桥乡镇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1983年总人口3万的堰桥乡拥有村办企业142家、乡办企业18家,工业总产值6828万元,乡镇企业职工10014人,超过全乡总劳动力的60%。
广大职工盼望有一个自己的组织——工会来管理自己的事,无锡县橡胶厂工会成立正逢其时,其作用与成绩令人瞩目。堰桥净化厂、风机厂、毛线厂、毛纺设备厂、冷作厂等6大重点企业纷纷跟进,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全乡已成立基层工会26个,发展会员3120余人。
1984年8月10日,在改革创新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潮流和职工意愿,全国第一家乡镇工会——无锡堰桥乡工会“瓜熟蒂落”。
堰桥乡工会的诞生,给堰桥乡镇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给全国乡镇企业成立工会组织起到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我此生无怨无悔”
1989年,高炯调任无锡县(堰桥)第五轧钢厂工会主席、政工科长等职,他不改劳动者本色,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职代会、安全生产等各项制度,开展“百日无事故”活动、“安康杯”竞赛、“五好”班组评比等,并注重培养职工典型。此后,高炯又到堰桥橡塑六厂、日化厂,继续任企业工会主席等。他无论到哪个企业,都把工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1994年,高炯“下海”自谋职业,做回收废钢铁等生意,找场地、添设备、拓渠道,吃了千辛万苦、遇到不少困难,终于站稳脚跟、经营有成。
这些年来,老高没忘记工会、没忘记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他经常与工会及职工朋友联系,参加相关活动,热心社会公益,帮扶困难职工群众。“担任企业工会主席10多年,让我觉得工会工作大有可为,我无怨无悔。”
胡建琛
和钢铁工人心连心——
我与工会结下的不解之缘
谈起工会,令我感受最深的当数参加中国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了。
1998年10月,我作为企业代表,到江苏省总工会报到,有幸作为江苏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中国工会十三大。那次大会,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代表们合影、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讲话、朱镕基总理亲临会场为代表们作经济形势报告、省市工会领导与代表亲切互动交流……这一幕幕场景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单位后,公司工会安排我为职工作了专题汇报。参加中国工会十三大的光荣经历,也一直激励我立足岗位,为企业争做贡献。那时的我,一直从事工业技术管理工作。不承想,2009年,我担任工会负责人一职,这一干就是12年。说起来,我与工会有着不解之缘!
我所在的南京钢铁集团,作为特大型钢铁企业,工会工作得到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在党政支持下,我们为钢铁工人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以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动员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为助推南钢发展建功立业。可以说,我们始终与企业发展肩并肩,和钢铁工人心连心。
多年来,我们南钢工会一直非常重视职工创新工作,建立健全职工岗位创新体系,包括劳模、技师和普通职工多种类型几十个创新团队,以全员创新为主线,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岗位技能竞赛、生产技术运动会、先进技术操作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等活动,成果非常显著。
南钢是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文明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工业大奖等诸多荣誉。我们是南京市直属企业工会,全国和江苏机冶建材系统重点骨干单位,在群众生产、劳动保护、文化体育和女职工工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中国机冶建材工会、省市总工会领导多次莅临公司工会检查、指导工作。社会媒介也为我们的工作赋能,江苏工人报还专门开辟南钢杯好新闻摄影评选和劳模先进专题报道。
做工会工作,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工会同仁,我们共同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服务职工、服务企业,体现社会价值。我自豪,因为我是工会一员!
张六喜(南钢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